《大国之基》| 避坑
书名:《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作者:贺雪峰
写在前面:冲着贺雪峰的名气读的得这本书,结果大失所望。读到第六篇读不下去了,单单是这六篇就有很多问题。
- 数据来源不明
直接给出数据,数据的调研过程不写,也没标注数据来源的引文,我怎么知道你的数据以什么方式得到的。 - 浪漫化农村生活
过份强调农村生活的闲适,强调农村务农生活给农民带来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我怀疑作者是不是带着城市人漫游农村的心态做得田野调查。但凡农村有更轻松的选择,都不会有人愿意在高温天气下潮湿、闷热的水田里弯腰驼背干几小时的农活,遑论什么生活的意义。看到作者写“生活的节拍与生命的节奏”这样上价值的话,我只能无语。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农村的确有很多温馨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绝不仅是文学化的表达,更是千百年来农民们的真实写照。当我看到作者写下,农民无法在城市体面生活下去时,他们可以“豪气冲天地说‘大不了回农村去’”,这与我在农村所见完全相反,回乡的农民工更多的是失意人的神情,绝少“豪气冲天”的返乡者,因此怀疑作者田野调查的深入程度。 - 表述要么模糊,要么绝对
表述模糊比如:“很小的规模”指的是多大的规模?“2000年左右”是左右多少年?所谓“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具体指的是什么?“劳动力市场分割”又是个什么东西?“数以亿计”到底有几亿?“长远来看”有多长远?规范市场和干预市场的界限在哪里?用模糊的语言诠释一切,看似解决了很多问题,实际上是把所有问题捣成浆糊,规避有效思考。
表述绝对比如:以珠江三角洲一个农村的情况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全部农村的情况;多处单一归因;“只要有一个人在外务工,农民全家就可以摆脱贫困”…… - 避重就轻
为什么不谈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中国没有贫民窟,但是住集装箱、住临时工棚比住贫民窟能好到哪里去?规避解释“回乡是农民工的退路”这一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是主动选择离开,还是迫于无奈地离开?即便回到农村,农民的生活就体面了?我反而认为那些从城市回到农村的人因为收入减少,但是教育、医疗这些支出大头并没改变,因此生活压力也不小,这可并不多么体面。书里也写了“当前中国农村绝对不是完美、没有任何问题的,而是问题多多”,为什么作者不多费点笔墨研究这些问题,反而大费周章去研究沿海城市的特殊个案? - 缺乏社会学科应有的人文关怀
学术研究理应中立客观,即使不站在农民立场也无可厚非,但是“个别钉子户就容易摆平”这样意气用事的话实在不应该从学者的口里说出来。大篇幅的宏大叙事和官方话语也显得很空洞,学术写作还是以研究具体内容为好。
对于“倒丁字型社会结构”,贺雪峰认为这个说法不成立,因为城市和农村根本就不在一个社会结构体系里,也就是说城市和农村是两套标准。虽然我也不认可“倒丁字型社会结构”这个说法,但是贺雪峰的解释更是难以理解,这不是赤裸裸的双标吗。
可取之处也是有一些的,比如对”中坚农民“的分析,对农村婚姻问题的分析。
另外,书籍封面”大国之基“看起来好像”大国之墓“啊,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
如果只是这样我会给这本书评价“一般”,直到我看到这篇文章 武大社会学教授贺雪峰的骚操作 。看完这篇文章更加强了我的第五点批评,贺雪峰不仅“缺乏社会学科应有的人文关怀”,还缺乏社会学者应有的思考深度,以及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
导论
农民在农村缺少就业与获利机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而农村成为老弱病残群体的留守地,农业变成以老年人为主的老人农业。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本质上是要赚城市人“乡愁”的钱,借城市人对田园风光、风土人情的好奇来吸引城市人消费,从而让农民有就业和获利的机会。
2023/06/28发表想法
不知道这三个比例怎么来的,作者也不说明一下数据来源。存疑
一是沿海城市经济带农村地区,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典型,这些地区已经工业化,农村也已经城市化了,这类农村占全国农村总数不超过10%;二是广大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占全国农村70%以上;三是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具有区位条件或旅游资源的农村地区,占全国农村5%以下。
相对于城市,广大中西部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仍然落后,只要具备条件,农户家庭就都愿意进城居住。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是没有乡愁的,他们只有“城愁”,即能否在城市安居下来的担忧。
2023/06/28发表想法
在我这边,扩大经营规模(也就是多种庄稼呗)只是一方面,其实很多人农闲时,会去本姓村庄或周边村庄帮忙盖房子,这也是一笔收入来源。(坐标江西宜春)
他们就要想方设法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获得各种农村获利机会。
2023/06/28发表想法
就个人生活经验而言,农村的老弱病残比例的确比城市多。
一是举家进城的农村富裕农户;二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户;三是留守农村的中农家庭;四是老弱病残家庭。
2023/06/28发表想法
这段话说得很动情,但是我感觉这是作者的自我陶醉,收入才是实打实能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的重点,如果土地带给农民的“意义感”、“自我肯定”、“生活的节拍与生命的节奏”确实能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那为什么还要进城务工呢?
只要有土地,农民不仅可以从土地上获得收入,而且正是农业生产让他们有了意义感,有了存在的自我肯定,有了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熟人社会关系,以及有了生活的节拍与生命的节奏。
在当前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低于9%的情况下,仍然有6亿多农村人口、2亿多农户来分享农业收益,农民就只可能获得很低的农业收益。
收入高的农民进城了,城乡收入差距自然会拉大。
国家不希望城市资本下乡建了在农村看星星看月亮的度假别墅,却断了农民进城失败的退路。因此,当前城乡二元体制是一种允许农民自由进城却不允许资本自由下乡的保护农民的保护型城乡二元体制。
2023/06/29发表想法
这样的说法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农民进城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吗?起码在进城的前几年(最乐观的情况),农民都是在城市社会的底层,怎么可能“算作城市居民”,谁会把农民“算作城市居民”,城市居民首先就不同意社会保障向外来务工者分享。几年前,北京不是还在清除所谓的“低端人口”吗?
城市富人下乡算作农村居民,农村穷人进城算作城市居民
2023/06/29发表想法
你们知道我想到了什么吗?深圳的三和人才市场,那里达不达得到“大规模”呢?不过疫情之后也没了。
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贫民窟,是因为大部分农民进城只能进工厂,住工厂宿舍。也许不少人不认为工厂宿舍比贫民窟条件要好,我不知道贫民窟的环境怎样,但是工厂宿舍的环境好不到哪里去。
中国几乎是发展中国家中唯一没有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的国家,原因就是中国进城失败的农民有退路。农民有退路,国家就有出路。
2023/06/29发表想法
这才是根本,上位者才不管农民活得怎样,他们只需要稳定。
政治稳定
全国到华西村学习华西村发展经验已经成为华西村的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业),然而全国人民学习了几十年却没有再出现第二个华西村,就证明了华西村的经验根本不可能被复制。
社会结构篇
2000年前后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
分田到户前,村社集体共同生产统一分配,农村劳动力统一出工挣工分,因此,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收入差距来自家庭人口中劳动力占比的不同,劳动力越多的家庭收入越高。
分田到户以后,之前被集体生产所掩盖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变得明显,农户的农忙时间很短,农业无法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短缺经济结束,工业品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纷纷关闭。与此同时,随着沿海出口导向型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进厂进城,开启了外出务工经商的潮流。
2000年以后,农村传统通婚圈被打破,跨省婚姻越来越普遍。在传统通婚圈中,婚姻相对稳定,父母口碑、家庭条件及男青年身体是否健康等是谈婚论嫁的基础,婚姻竞争并不十分激烈。2000年以后,随着跨省婚姻的增多,婚姻稳定性越来越差,婚姻竞争越来越激烈,典型表现就是女方提出更高的婚嫁条件,比如高额彩礼、商品房、小车等等。这种婚姻竞争进一步造成婚龄越来越低,早婚现象越来越多,在农民家庭收入相差不大、婚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让子女早日成家(主要是为儿子娶上媳妇),父母不得不提前为子女准备积蓄,支付高额彩礼,购车购房,由此出现了中西部农村普遍的且越来越严重的代际剥削。
中国是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吗?
2023/06/30发表想法
感觉作者在从现状倒推制度,尽可能合理化现行制度。
在这个意义上,当前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保护农民的体制。为什么要保护农民?因为农民是中国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生产资源与最后退路,国家理应保障。
2023/06/30发表想法
当国家要征用农民的“基本保障”时,农民有不交易的权利吗?
基本保障不允许交易,要靠国家力量来保证,这本来是一个常识,却常易被忽视。
2023/06/30发表想法
这个“很小的规模”有没有更精确的表述,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涉及规模一类事总是要严谨一点,模糊的表述不足于使我信服。
中国在城市难以体面生活的城市底层就必定只有一个很小的规模
全国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发展政策
2023/06/30发表想法
参考“孙志刚事件”,制度的变动真的没有那么轻松,所谓的“很快”是要个人付出沉重代价的。
数以亿计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很快就冲垮了之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限制农民流动(尤其是限制农民进城)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很快清除。
2023/06/30发表想法
为什么不能表述清楚点呢,前后的区间是多少,2020年属不属于“前后”的范围?
到2000年前后
工地劳动相对辛苦,工资水平比较高,但不够稳定。而工厂劳动相对稳定,工资水平不如工地高。另外一个决定工地与工厂劳动差异的是年龄:工厂劳动往往对耐力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生产线上的工作,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工作比较精细,年龄大了就缺少长时间在生产线上劳动的优势;反过来年轻人一般不愿到工地上从事脏累劳动;因此就有更多年轻人在工厂劳动,而年龄偏大的农民工在工地劳动。
“伪白领”的工作,以显得体面,比如村办公室打杂、文秘会计、保安等等。
农民工不是无产者,而是小有产者,这种小有产者的属性决定了农民工在全国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一些独特性、不彻底性。
2023/07/01发表想法
所谓“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具体指什么?
我觉得地缘、血缘与工人阶级的团结并不矛盾。不过中国还没到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在很多工厂没有地缘、血缘的影响,不也没有保障工人权益的团体吗?这是不是也没有产生所谓的“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呢?
第五个特点是进城农民缺少政治意识,农民工群体的阶级意识很弱,团结起来斗争以提高收入的行动力很差。进城农民仍然是以地域和血缘关系为基础来进行交往、获取支持与帮助,而几乎没有产生工人阶级的自觉性。
劳动力市场分割
2023/06/30发表想法
说法未免太过绝对,我曾经有位同桌家里六、七个兄弟姊妹,即使一个人去打工,也很难摆脱贫困吧。
只要有一个人在外务工,农民全家就可以摆脱贫困。
2023/06/30发表想法
怀疑作者有没有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豪气冲天”是作者观察到的现象,还是写书时的意淫?见过从农村迁居到城市放鞭炮庆祝的,从来没见过从城市回到农村庆祝的,“豪气冲天”在这里显得很可笑。
即使他们的务工经商不顺利,他们也可以豪气冲天地说“大不了回农村去”。
浙江农村与珠三角农村的比较——以浙江宁海与广东东莞作为对象
村庄内缺少劳动力的贫弱群体在形式上也无法跟上村庄人情礼仪的社会新标准,他们因此退出村庄熟人社会的人情循环,这等于是从村庄熟人社会中消失了,即社会性死亡。
2023/07/01发表想法
有无长期生活在浙江农村的读者来证实/证伪一下作者的这个说法?
在浙江农村,办婚宴,一桌酒席四五千元是很正常的,人情往来一次一两千元是最少的。用于自住的房子,连建造带装修花费上百万是不算多的。买车也一定要买上档次的车。对于富裕的企业家群体来讲,这些消费只是他们正常的消费。而他们的消费尤其是人情往来会极大地提高当地消费的社会标准,从而对中下收入群体构成巨大压力。
2023/07/01发表想法
感觉这样很危险呐,连贿赂的钱都省了。
正是当地村干部职位特点与富人企业家企业经营之间的兼容,使浙江农村村干部普遍企业家化了。
2023/07/01发表想法
按理学者写书应该尽量不带立场,可是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管理者的立场看问题。
个别钉子户就容易摆平。
2023/07/01发表想法
小共同体更利于上位者管理人民。
激烈的竞争性选举进一步分化了村庄,从而让国家任务更可以在村庄中完成。
乡村建设篇
2023/07/01发表想法
宏大叙事……
提高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保障中华民族顺利实现伟大复兴。
地方政府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复制,难以推广。核心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财政能力是有限的,而打造示范村意味着有限的资源被集中于极少数示范村也就意味着其他村庄可用财政资源的绝对减少。由财政资源打造的示范村只能是点,而不可能做面,也不可能发挥真正的示范作用,这是当前地方政府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硬伤。
2023/07/01发表想法
结论上嘴皮碰下嘴皮就出来了,调研过程一点不讲?
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真正有能力从城市中产阶级消费中赚钱的不会超过一万个,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郊区,以及沿海发达地区,还有少数风景名胜区,总量不超过全国村庄的2%。
2023/07/01发表想法
规范和介入的边界在哪里?怎样区分政府的规范和介入?这个说法很奇怪,感觉是一种意思两种说法而已。
我们可以对这些过程进行规范,但尽量不要介入进去。我们可以规范市场但不要干预市场。我们相信市场会自动形成均衡的。
2023/07/01发表想法
示范点是为了政绩考核,而不是为了脱贫。从这一观点来看,示范点不需要考虑可复制性就能讲得通了,因为考核不可能考核所有农村,只要考核地区的先进示范点就可以。
地方政府集中资源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甚至将地方几乎所有机动财力用于示范点建设,这样的示范点就是再好,也因为其不可复制而没有意义。相反,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集中财力打造不可复制的示范点,造成本来应当用于一般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资源被挤占。
2023/07/01发表想法
借此应该反思城市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宣扬什么乡村桃花源,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长久生活在城市中的城市人应该都有一个农村梦,这个农村梦所要补偿的是他们在城市中所缺乏的东西。
2023/07/01发表想法
我真服了,“长远来看”都说出来了,直接照搬高中政治课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算了。画大饼的话少说点吧。
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完成,将来可能有一个逆城市化阶段的到来,那个时候,进城农民都有能力在城市获得稳定就业和收入机会,并因此在城市体面安居,国家也就有为城市市民提供相对便利的实现“乡愁”的财政能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生活也可以走入寻常城市人家。
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骤然加快,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率就由2000年的36%上升到2016年的57%。
2023/07/01发表想法
我所在的江西农村可以说一点“拉力”都没有,留在农村的中青年都是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被迫留在农村的。
农村目前仍然具有留住农民的拉力